两位熟悉“特普会”的消息人士近日向美媒Axios透露正规的股票配资,在与特朗普的会晤中,普京表示愿意讨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,并且提到中国是可能的担保国之一。
在短时间内无法指望加入北约的情况下,乌克兰在谈判中一直强调自己在战后需要“切实、稳定的外部安全保障”,也就是“安全担保国”。
【在与特朗普的会晤中,普京表示愿意讨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】
当乌克兰未来遭到外部侵略(其实就是俄罗斯)或威胁时,安全担保国将为提供乌克兰提供外交、经济或直接的军事援助:可能是出兵援助,也可能是单纯的武器弹药支持。
简而言之,担保国就是“如果有人攻击乌克兰,我们会站在你这边,但不是把你当作盟国正式接纳”,作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替代方案。
乌克兰希望担保国具备以下条件:
实力强大:能在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,阻止俄罗斯进攻;
国际地位高。能在国际舞台施加压力,确保协议执行;
第三,可信度高,不会随意退出担保国的承诺。
【据称,普京在会晤中告诉特朗普,中国是可能的安全担保国之一】
具体来说,乌克兰目前更倾向于美国和欧洲国家成为自己的“安全担保国”,并且从他们手中拿到力度足够大的安全承诺,以弥补自己不能加入北约的缺憾,让自己在面对俄罗斯再度开战的威胁时仍有安全屏障。
欧洲方面对此相当积极,英法德三国早在今年3月便牵头组成了“自愿联盟”,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3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际联盟,其核心目标是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,并在未来可能的和平协议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“自愿联盟”计划在乌克兰境内部署多国维和部队,协助维持停火和稳定局势;同时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、装备和训练,增强其自卫能力。此外联盟还将协助乌克兰进行经济重建,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。
而俄罗斯这边则希望由中立的非西方国家担任“安全担保国”,并且其对基辅的安全承诺要相对较弱,不能与乌克兰进行强绑定。
【俄罗斯这边则希望由中立的非西方国家担任“安全担保国”】
早在今年2月份的首轮美俄会谈中,双方就围绕“安全担保国”与派驻维和部队一事进行了讨论。
两名知情人士后来透露,俄罗斯反对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,但不反对中国或其他中立国家派遣,莫斯科方面坚持自己来挑选“安全担保国”。
在现今保持中立立场的国家中,中国无疑是最具实力,也最有条件承担维和任务的主要候选者。
数据显示,自1990年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以来到2023年底,中国累计派遣维和人员超过5万人次,行动范围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,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居首。
虽然如果未来在乌克兰执行任务,其性质与传统的联合国维和可能存在差异,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,中方在维和领域的经验与能力已经得到充分验证。
【中国累计派遣维和人员超过5万人次,行动范围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】
然而,决定因素并不只是“能否”,更在于“愿不愿意”。是否派遣部队,是由中方的战略考量和政治判断决定的。
如果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进一步出力,那么未来的俄乌谈判中恐怕也少不了中国的角色。至于派遣形式、规模、驻地以及是否与其他国家联合执行,则都需要在相关的协商中逐一明确。
事实上,普京政府之所以提出“中国可能是安全担保国”“不反对中国等中立国家派遣维和部队”,其背后至少包含两层考量。
一方面,这是一次带有试探性质的外交操作。普京希望借此测试特朗普的态度,观察他是否会接受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度介入,以及能够接受的介入程度。
【普京希望测试特朗普的态度,观察他是否会接受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度介入】
毕竟,特朗普过去虽然释放过一些“希望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承担更大角色”的信号,但始终停留在模糊表态,并未形成具体的政策。
另一方面,此举也是俄罗斯在战略上的“先手棋”,通过抛出中国参与维和的可能性,俄方能够在舆论上反对由北约国家主导的维和行动,同时确保“谁来出兵维和”这一议题的主动权不落入西方手中,要把维和机制的设定引导到自己能够接受,甚至利用的轨道上。
不过从目前来看,即使抛开中方的意愿不谈,“中国成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国”一事仍有相当大的变数——在与普京会谈后,特朗普便向乌克兰和欧洲提出了一个堪称炸裂的提议:美国已经准备好参与进来,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。
要知道,此前美国政府是坚决拒绝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,但为了尽快斡旋停战,特朗普如今大有要“带资进场”的态势,直接出力。
另有两名知情人士表示,乌克兰可能会获得“相当强力的安全保障”,类似于“北约第五条”。
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正规的股票配资,导致局势一天一变,所以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:谁能成为乌克兰的安全担保国,还需要各方不断的拉扯与博弈。
倍顺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